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
深蓝探索展风采,科技筑梦育未来。 7月7日,由香港科普科幻教育中心主办,油尖旺爱心慈善基金承办的2025年“水中无人系统挑战赛”香港选拔赛在香港理工大学蒋震剧院圆满落幕。本年度赛事以“海洋命运共同体——生态监测、守护珊瑚礁”为主题,吸引了来自香港各区中小学的参赛队伍,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创新科技才华的舞台。据悉,晋级队伍将接受专业培训并代表香港参加2025年8月举行的全国总决赛。

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是教育部“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名单”赛事之一,“水中无人系统挑战赛”是大赛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唯一的青少年国防科技素养赛事。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海洋学会联合主办,旨在提升青少年海洋与国防意识,培养无人系统创新人才,全面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推动无人系统前沿科技的普及。
政府重视,各界支持
开幕式上,香港科普科幻教育中心发起人、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陈柳岐在欢迎辞中表示,本次大赛聚焦海洋,是希望激发青年一代探索蔚蓝、守护蔚蓝的热情与担当。她表示,当同学们在调试手中的水下机器人时,不仅仅是在完成一个任务,而是在学习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创造,今天所掌握的每一项技能,都可能在明天成为守护这片蔚蓝家园的关键力量。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数字政策专员黄志光在致辞中表示,政府一直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和学习创新科技的机会,近年不断将STEAM和人工智能等元素纳入中小学课程。他指出,无人系统技术发展迅速,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在环境监测、应急救援、科研探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黄专员强调,希望同学们通过参与比赛,不但学会机械、编程、传感器应用等实用技能,更能学会如何积极运用科技解决社会与环境面对的挑战。

香港理工大学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波教授代表合办机构致辞时表示,今年赛事的主题更具时代深意,无人系统与生态保护的结合,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命题的回应。他指出,香港理工大学作为立足香港、贡献国家的科研先锋,始终肩负问鼎科技前沿和厚植科普根基的双重使命,从地外星球到深海蓝疆,以尖端技术回应人类探索未知的共同命题。

油尖旺爱心慈善基金主席车弘健在致谢辞中表示,作为本次选拔赛的承办机构,谨代表油尖旺爱心慈善基金,向所有参与筹划、支持及推动本活动的机构及伙伴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他首先感谢香港科普科幻教育中心的信任,令基金会可以成为今年选拔赛的承办机构。车主席特别感谢创新科技署的资助及认可,以及香港理工大学、油尖旺民政事务处等各合办、协办机构的鼎力支持,共同为香港中小学生搭建了展示创意及技术的平台。他表示,期待未来继续携手推动香港创科教育迈向更高层次,祝愿所有参赛同学在科技探索的道路上勇敢前行,成为未来的创新先锋。

开幕式上,主办方向各支持单位颁发了感谢状,感谢他们对赛事的大力支持。香港科普科幻教育中心发起人、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陈柳岐、油尖旺爱心慈善基金主席车弘健陪同创新科技及工业局数字政策专员黄志光向合办机构香港理工大学颁发感谢状。

陈柳岐院长、车弘健主席陪同中联办九龙工作部副部长李文彬向支持机构油尖旺民政事务处颁发感谢状。

陈柳岐院长、车弘健主席陪同油尖旺民政事务专员余健强JP向协办机构油尖旺社团联会颁发感谢状。

油尖旺爱心慈善基金永远荣誉主席陈丽芳博士向协办机构代表颁发感谢状。

仪式启动,赛事开幕
随后,象征“深蓝探索”的仪式启动,标志着2025年“水中无人系统挑战赛”香港选拔赛正式开始。


科技竞技,创新展现
本届挑战赛围绕“海洋命运共同体——生态监测、守护珊瑚礁”主题展开,参赛队伍需要构建无人自主仿生航行器和海洋科学技术装备模型。各支队伍自主研发的无人系统造型独特、创意无限,在水中展现了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比赛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展示了机械、编程、传感器应用等技术技能,更体现了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随后的答辩环节,参赛队伍通过展示团队海报,阐述设计理念和实施方法,分享参赛经验和感受,充分体现了青少年的知识输出及科学传播能力与团队展示能力。

意义深远,展望未来
本年度赛事更获得创新科技署资助,晋级队伍将代表香港参加2025年8月举行的全国总决赛并接受专业培训,为香港青少年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
伴随着比赛的圆满结束,2025年“水中无人系统挑战赛”香港选拔赛成功落下帷幕。青少年选手们以非凡的创新思维、卓越的实践能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展现了当代青年的科技素养和创新潜能。他们对海洋科技的执着追求、对知识的不懈探索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担当,充分体现了新一代青年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本次赛事得到了中联办九龙工作部、油尖旺民政事务处、九龙社团联会油尖旺地区委员会、油尖旺社团联会、香港海事博物馆、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联合电子出版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的大力支持,共同为香港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由香港科普科幻教育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