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开屏人物|男护士崔鹏宇:守护生命最后一道防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12:22:00    

在云南省肿瘤医院的ICU(重症监护室)里,常常回荡着这样的呼喊声:“大崔大崔,帮我给这个病人翻个身”“大崔大崔,帮我搬一下这台仪器”……这个被大家亲切呼喊的“大崔”,就是云南省肿瘤医院ICU护士长崔鹏宇。在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南丁格尔日),让我们走进崔鹏宇的故事,领略男护士群体在医护工作中的责任与担当。

热心铸就信任基石

逆行彰显使命担当

崔鹏宇出生于1987年,从小他便怀揣着成为军人或医护人员的梦想,希望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地方贡献力量。2006年,他从东北奔赴西南,踏入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开启护理专业的求学之旅。

毕业后,崔鹏宇考入云南省肿瘤医院,成为科室首位男护士。在医院,他延续了校园里的热心,同事们遇到搬运沉重医疗器械、为病人翻身或是处理紧急情况,都会脱口而出“有事找大崔”。面对这一现象,崔鹏宇总是笑着说:“大家愿意找我帮忙,是对我的信任。”这份信任,不仅源于他乐于助人的性格,更是大家对他能力的认可。从校园到医院,崔鹏宇凭借热心,在周围人心中铸就了坚实的信任基石。

2020年,新冠疫情如汹涌的潮水般袭来,打破了生活的平静。作为一名优秀的党员,崔鹏宇时刻牢记使命与担当,作为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成员、临时党支部副书记,毫不犹豫地登上了飞往武汉的航班。

抵达武汉后,崔鹏宇和医护战友们迅速投身汉江方舱医院患者的救治工作,每日要收治大量病人,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崔鹏宇和他的医护战友们,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男护士群体在抗疫一线展现出的坚韧与勇敢,让人们看到了他们在医护队伍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重症护理一丝不苟

严谨诠释生命守护

2020年援鄂结束后,崔鹏宇回到云南,来到医院的重症医学科担任护士长。重症医学科,这里是与死神较量的前沿阵地,面对的都是危重病人,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模式,要求医护人员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能有丝毫松懈。

崔鹏宇常说:“我们所从事的,是一份为患者带来生命之光的职业。与死神赛跑,分秒必争,工作一定要严谨认真。要站在患者及其家属的角度思考问题,把患者当作自己的家人来对待,对家人怎么做,就对患者怎么做。”

在重症医学科,崔鹏宇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患者和同事的高度认可。他先后获得医院的优秀党员、优秀护士长等称号,2020年还获得“云南青年五四奖章”“云南省向善向上好青年”等荣誉。

崔鹏宇介绍,男护士在重症医学科有着独特的优势。相较于女护士,他们更具力量,在搬运病人、进行一些高强度护理操作时更加得心应手。同时,男护士较强的抗压能力和理性思维,也能在面对复杂危急的病情时,迅速做出准确判断,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这些特点也使他们在医院的ICU、手术室、急诊科、骨科、精神科等备受青睐。崔鹏宇和他的同事们,在重症医学科这个特殊的战场上,用严谨和专注诠释着对生命的守护。

重返校园传授专业技能

传递男护士的责任与力量

作为从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成长起来的优秀毕业生,已工作15年的崔鹏宇重返校园,走上讲台向师弟师妹们传授专业技能,分享工作体会。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教师张峻介绍,学校护理专业的学生规模从20年前的2个班扩充到了12个班,而且越来越多的男生选择护理专业。云南省男护士就业率基本长期保持100%,尤其是护理专业男性毕业生供不应求。

云南省男护士专业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云南省注册男护士仅872人(占比1%),至2015年增至近3000人(占比2.13%),3年间增长约2128人,年均增长率超50%。截至2024年,云南省注册护士总数约为20万人,其中男护士数量增至4000人,较2015年增长约33%,年均增长率约3.7%。

开屏新闻记者 周柯妤 王宇衡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易科彦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