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东济南市中区部分街道及村庄的名称来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9:13:00    

#山东#​#济南头条#​#市中区#​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一、街道名称由来

1. 大观园街道

因辖区内拥有历史悠久的“大观园商场”而得名,该商场是济南著名的商业地标。


2. 杆石桥街道

名称源于明代《历城县志》记载的“旱石桥”,后谐音演变为“杆石桥”,作为区域重要地标沿用至今。


3. 四里村街道

一说因距离古城区四里地得名;另一说因辖区位于四里山附近,居民习惯称此地为四里村。


4. 魏家庄街道

清末时该区域为魏姓聚居的大型居民点,后发展为包含多个街巷的市场和居住区,名称沿用至今。


5. 二七新村街道

1952年济南铁路局在此兴建铁路职工宿舍区“二七新村”,名称源于纪念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二七”事件。


6. 七里山街道

因辖区位于七里山西侧,1980年建成济南首个开放式小区七里山南村而得名。


7. 六里山街道

以六里山为中心地标,办事处设立于山附近,便于居民辨识。


8. 舜玉路街道

- 名称取自辖区内的“舜玉路”,因位于舜耕路与玉函路之间,并融合舜文化特色。


9. 泺源街道

源于古泺水源头(趵突泉),贯穿辖区的“泺源大街”为重要地标,凸显区域历史文化。


10. 王官庄街道

因辖区包含原王官庄村及王官庄小区而得名,名称源于历史村落。


11. 舜耕街道

名称与舜文化相关,周边有舜耕路、舜耕山庄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12. 白马山街道

以辖区内的白马山命名,该山为居民熟知的地标性山体。


13. 七贤街道

传说唐代七位农民在此飞升成仙,初名“七仙庄”,后谐音改为“七贤庄”,撤镇设办时沿用。


14. 十六里河街道

以十六里河地理实体命名,附近村落依河而建,历史上曾设十六里河镇。


15. 兴隆街道

因辖区内的兴隆庄得名,体现传统村落名称的延续。


16. 党家庄街道

因驻地邻近党家庄而得名,辖45个行政村,历史可追溯至清代。


17. 陡沟街道

因陡沟村得名,2008年成立,辖区包含23个村委会。


二、自然村/社区名称由来

1. 矿村(十六里河街道)

原名“鑛(gǒng)村”,因传说巨型金蛋滚落形成村落,后简化为“矿村”,村内有唐代银杏树及白云观遗址。


2. 殷家林村(党家庄街道)

原称“吕王庄”,因明代内阁大臣殷士儋葬于此,改称殷家林村,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 郑家窝坡村(兴隆街道)

清代郑姓从洪家园迁此搭窝棚开荒,以姓氏和地貌命名,村内有清代古井及青铜山传说。


4. 仁里村(陡沟街道)

村名出自《论语》“里仁为美”,现以多肉植物产业闻名,通过地名服务推动乡村振兴。


5. 殷家小庄(党家庄街道)

原为殷士儋家族聚居地,后因城市建设搬迁,仅存殷家老井等遗迹。


6. 万竹园社区(泺源街道)

元代园林遗址,明代殷士儋曾在此隐居讲学,现属趵突泉公园,以竹林景观得名。


三、其他特色地名与传说

1. 凤凰山(殷家林村北)

因山形似凤凰得名,南麓有殷士儋墓(殷阁老墓),1979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 邋遢岭(矿村附近)

传说金蛋滚落形成矿村,该岭为金蛋滚落路径的标志性地貌。


3. 佛峪景区(矿村北)

自然与人文景观结合,春日黄花遍野,秋季红叶满山,为济南著名胜景。


四、总结

市中区的地名多源于自然地理(如山、河)、历史人物(如殷士儋)、传说事件(如七贤飞升)及功能性命名(如二七新村)。部分村落通过“地名+”模式(如仁里村的多肉产业)推动乡村振兴,体现了地名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指正和补充,小编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