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垃圾应该如何规范化处理?相关部门早已给出明确规定。例如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就规定生活垃圾应当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禁止将已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混合运输、混合处置。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接到南京市多区居民反映,设置在社区内的垃圾临时堆放点存在清运不及时,垃圾混运等情况。为何合规的“缓冲区”却成了居民的“痛点”?记者对此展开了一番调查。

南京市栖霞区石化社区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
现场:
垃圾临时堆放点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混合收集
近日,家住南京市雨花台区翠岭路附近的居民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反映,翠岭路附近一处荒废场地内囤积着大量垃圾。5月7日,记者跟随指引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翠岭路和大定坊路交汇口。在路边的一处荒废场地内,混杂着大件家具、建筑废料和生活垃圾。现场环境糟糕,垃圾到处散落。外围有铁皮围挡,门口上锁,这里显然是有专人在管理。不久,但现场巡查人员抵达这里,这名巡查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是属地的定坊社区设置的垃圾临时堆放点。
为何大件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会混合收集在一起?该巡查人员表示,前段时间还有黑车前来倾倒,管理上确实有疏漏。有铁门“把关”,竟然还有黑车来倾倒。获知相关情况后,铁心桥街道相关部门也赶到现场,并立即要求将现场垃圾及时进行清运。8日,铁心桥街道相关部门向记者传来了清理后的图片。记者发现,跟前一天相比,这里的垃圾确实已经清运完毕。相关人士还表示,将会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防止垃圾再次“回潮”。

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定坊社区垃圾临时堆放点
垃圾转运点已被填满却无人清运
有相关困扰的并不是定坊社区居民。南京市栖霞区石化社区居民也向记者反映,社区内以后一处垃圾临时对方点,这处堆放点长时间无人清理,都已经堆满了。天气热就会散发出一阵“恶臭”。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赶到现场后发现,这里是石化社区设置的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这里面除了建筑垃圾外,还有一些装修垃圾。现场四周是砖头围墙,正面是一处铁门。相关部门告诉记者,这确实是社区设置的垃圾转运点,也在属地街道报备。“周围居民不多,因此垃圾积累速度也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每次都是集满了再运,一年可能也就运两到三次。“现在看来确实已经堆满了,我们马上组织清运。”采访最后,属地城管负责人这样回复记者。
追问:临时堆放点为何总踩居民“雷区”?
《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十一至十四条明确要求,垃圾设施需同步规划、建设,并与居民区保持合理距离,避免环境污染。然而,翠岭路堆放点紧邻居民区,且为露天场地,显然未达到“防臭、防渗、防扬散”的硬件要求。
“一个是我们不知道什么地方是垃圾临时堆放点,二个是我们也不知道这些垃圾堆放在这里对环境有没有影响。”记者走访多位居民,居民认为现在城市每天都会产生垃圾,建筑垃圾、装修垃圾、生活垃圾等,确实需要规范化处理。属地社区设置垃圾临时堆放点便于垃圾运输管理,完全可以理解。
“这些临时堆放点有没有规范化管理?每次经过总感觉有气味。“那么,设置这些垃圾临时堆放点,是否应该向附近居民公示,是否应该对垃圾临时堆放点提出硬件要求规范?记者走访多个社区,均未得到明确答复。有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按照街道要求,设置临时堆放点要报备,找个远离居民区的地方,避免对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定坊社区垃圾临时堆放点垃圾被清理完毕
“痛点”变“通点”,让临时堆放点利民便民
在实际走访中,记者发现,设置临时堆放点已成为各街道和社区普遍做法。“临时堆放点不针对生活垃圾,仅对建筑垃圾和大件垃圾。”一名社区工作人员表示,通过选址,暂存这些垃圾,积累到相应量时一起清运。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各个垃圾临时堆放点如何管理严格出台严格标准。监测各堆放点容量,动态调度清运车辆,避免垃圾滞留。
来源: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