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骤升近300%;跨境电商平台推出“外贸618”,美国买家询盘同比增长40%;玩具礼品厂家开足马力备货圣诞用品……90天的关税窗口期正成为美国买家的“囤货潮”。
5月12日,中美两国达成阶段性关税调整协议,宣布暂停部分加征关税并设立90天窗口期。这一政策变动迅速点燃了全球贸易链。
南都记者多方采访获悉,90天窗口期对机电、纺织、消费品等关税降幅显著的行业提供了提供了宝贵的调整时间和难得的市场机遇,但高科技产品(如芯片)因美国保留10%关税及技术限制,对美出口仍受限。此外,长期来看关税风险并未消失,有外贸商家表示,“抓住短期实质利好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未来关税仍有变数,必须要做好长期打算和多元布局。”
美国买家囤货潮涌现,跨境电商开启年中大促
5月14日晚,美国关税调整正式生效,美国买家囤货潮迅速涌现,多个跨境电商平台亦发起大促活动帮助商家接单。南都记者获悉,阿里国际站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针对美国市场的6月大促,力度之大堪称“外贸618”。
据阿里国际站内部人士透露,5月14日美国对华关税调整正式生效当天,阿里国际站已经紧急上线了美国专场。数据显示,美国专场大促首日,各个行业订单量就开始显著飙升,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从订单量上看,服装及配饰、珠宝眼镜手表及配饰、美妆、家居园艺、包装印刷、消费电子、运动及娱乐、母婴&玩具、礼品与工艺品、箱包等品类位列前十。而在增长势头上,汽配用品同比增长62%、机械设备同比增长46%、3C&新能源同比增长42%。
而在中美经贸谈判结果公布一周以来,B2B平台阿里国际站上的美国买家询盘量同比增长超过40%。
“久违的美国订单回来了!”阿里国际站上多位商家表示,为了抓住90天关税窗口期,美国老买家基本上连价格都不问,就冲进阿里国际站疯狂下单采购,“我要一个集装箱货柜的货!”“直接给我发空运!”不少美国买家基本遵循不讲价、只求快原则,期望在90天内可以为下一个周期尽量多囤货,有些美国买家甚至已经开始为圣诞季“未雨绸缪”囤货了。

阿里国际站上线的美国专场,首日订单量双位数飙升。
TikTok Shop亦将年中大促定档于6月底。据悉,TikTok Shop首次推出欧美多国联合、资源投入最强的年中大促,覆盖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六大核心市场,其中欧盟四国首次参与平台级大促,整体规模创历史新高,平台活动将于6月底至7月上旬开启。
此外,对跨境小包的T86清关政策也进行关键调整:自5月14日东部夏令时间凌晨12:01起,对于申报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从价关税税率由原先的120%下调至54%,每件100美元的从量税维持不变,原定于6月1日将其上调至200美元的计划亦同步取消。该调整适用于所有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中国澳门进口进入美国关税区、用于消费的商品,或自仓库提取用于消费的商品。
业内人士认为,降低关税将缓解Shein和Temu等中国在线零售巨头的价格压力,让小额包裹清关迎来喘息窗口。Temu也在迅速响应,试探性恢复部分发货路径。
近期,部分商家反馈,Temu目前正在逐渐恢复此前遭遇中止的美区全托管业务。有Temu 买手发布通知称美国全托管准备回归,让商家们赶紧备货,建议把热销商品的备货量增加30%-40%,以应对即将到来的订单增长。但这一消息并未得到Temu官方证实。
航运需求激增,一舱难求
美国市场因90天出货窗口期到来而出现需求激增,来自物流行业的数据同样佐证了这一点。菜鸟国际快递最新数据显示,南美、北美等多国跨境包裹量持续增长。5月第三周较前一周,美国、巴西、墨西哥等国家包裹量增长迅速。
南都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连日来,外贸企业纷纷抢抓90天窗口期重启美国市场供应,恢复的积压订单量及新增订单带动外贸出货持续走高,以至海运“一舱难求”,订单已排到6月。同时,多家船运公司赶在客户订舱潮前发布涨价公告。
数据服务商Wind统计显示,5月14日,北方国际集装箱运价指数(天津—美西)涨超11%。受政策和市场行情影响,近日航运港口板块多个相关概念股股价上涨明显,部分因连日股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而发布风险预警。
贸易追踪机构Vizion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和中国互降关税之后,在美国下单的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根据Vizion,截至5月5日的七天平均预订量为5709个标准集装箱,而截至5月14日的七天平均预订量飙升277%至21530个标准集装箱。
“现在发货量太大了。”有主做欧美线的海运货代告诉南都记者,前期因关税问题积压的货物,随关税下调而激增,“现在太爆了,美森要涨了,其他家也陆续要涨价,近期如果有货要发,建议尽早,趁价格还没有飙升”,“目前海运舱位很紧张,有客人已订了6月的。”另有货代直言:“忙了一天,从早到晚都有询价,饭都来不及吃。”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坦言,“很多客户还没有缓过神,下降后的关税也并不低,现在发货的大多都是库存货。”
华泰期货研报显示,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导致美线变化较大。各大船公司着手制定航线调整预案,美线部分船舶运力外溢转至欧地航线进行承接。“目前了解到中国-美国航线较多航次暂停,4月份以及5月份美线空班较多,但6月份美线运力有所回升,短期美国航线的抢出口有供需错配机会,从运力供给端将会缓和欧线压力,目前美线价格已经大幅上涨,对欧线产生利多影响。”研报显示。
据央视新闻报道,位于广东深圳的盐田港正紧急调整调度计划,应对美线出货高峰,助力客户快速交付。美国航线集装箱舱位已经一舱难求。

深圳盐田港美线船舶正在作业。图源:央视新闻
“以往的传统旺季是在7-9月份,今年提前到了6月、7月”,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操作服务及发展部当值经理陈泽浩表示。面对突然“爆单”,中国外贸企业相当淡定。“除了美国还有100多个国家,他们同样需要咱们的产品。”一家国际物流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美国买方可能更着急,“他们吸收全部的关税费用,也需要货运过去。”
外贸商家订单回归,积极备货圣诞
经营婚纱礼服的外贸老板邱国情发现,关税调整后,来自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的客户纷纷果断付款了。
邱国情在速卖通上经营婚纱礼服,美国是商品销售的一大主要市场,关税升高后,有客户因此下单变得迟疑,邱国情的生意因此受到影响。关税暂时回落后,邱国情发现店铺后台有一批美国客户果断下单了,“都非常着急,付完款就问什么时候到货”。

邱国情展示了美国客户分享给自己的婚纱“买家秀”
与此同时,一家主营婚庆仿真花的广东商家志鹏也迎来了一轮小爆发——短短一周不到时间,来自美国的客户已经在他的店铺买走了60万元的婚庆用仿真花。一周之后,这些花材将被精心布置在美国当地的婚礼中。
无论是志鹏还是邱国情,他们的共同点在美国婚庆市场深耕多年,积累了大量的客户,既有美国当地的婚庆公司、婚礼策划师等小型批发类客户,也有口口相传而来的筹备婚礼的新人们,用志鹏的话说“一环扣一环,大家共同组成了这个围绕婚礼的生态”。
尽管关税上调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压力,但让志鹏感到欣慰的是,多年积累的老客户并没有流失,反而第一时间下单。深夜,志鹏盯在电脑屏幕上一个名叫Khurana的买家闪烁的头像上。Khurana是他们家的老客户——一家美国婚庆公司的员工。5月12日关税调整后,她在志鹏店铺里一口气又补货了近2万元的仿真花,并且告诉志鹏,“不用担心,生活永远都需要花朵。”
据邱国情介绍,从婚纱、礼服到布置的各式人造花卉,美国的各类婚庆用品大多数都来自中国,“作为跨境电商的卖家,优势就在于响应速度快、设计能力强、价格合理,有时候客户有一些自己的小设计,我们也会尽量满足,这些来充满人情味的小细节,都是无法被替代的。”
汕头澄海是中国玩具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生产的玩具远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全区出口额142亿元,玩具(含新业态)出口额102.4亿元,同比增12.3%,占比达72.13%。今年前两个月,澄海玩具出口额14.8亿元。
南都记者采访获悉,5月12日以来,澄海众多的玩具厂商都在加班加点地赶工,希望能够在“90天窗口期”内将之前被按下“暂停键”的订单尽快出货,其中包括大量圣诞元素礼品,有商家表示已在过去一周内抢先发货,也有商家仍在赶工。
5月25日,一位澄海玩具厂商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目前工厂已经在准备圣诞元素的产品备货,需要赶在“90天窗口期”内出货,其美国客户已经开始推进产品确认的下一步环节,“运价肯定是上涨了,我们目前还在确认包装环节,没有到货运阶段,出货订舱情况还不太清楚,一般客户会提前25-30天订。”
“去年七八月份在阿里国际站上接触到了一家大型商超客户,今年关税暴涨期间,依然在积极地和我们谈单,下的宠物窝的设计订单看面料图案都是南瓜灯、麋鹿这些圣诞元素的,颜色也都是红白、红绿的圣诞配色。前阵子刚刚发出了一个集装箱货柜的货(价值大概1万美金左右),大概六七月份到美国,还刚好凑到了90天关税下降的好时机。这个试单如果客户觉得不错的话,后续还会给我们下几十个柜。”无锡双珍针纺织工艺品有限公司外贸总经理车允文表示,此外,亚马逊平台上的客户最近催单也催得紧,还有线下一批订单正也在谈,大概14-15个货柜的量。
【展望】
纺织、消费品迎增长机遇,关税政策中长期风险仍存
随着关税的降低,出口型行业将直接受益。其中,机电、纺织、消费品等关税降幅显著的行业,其产品出口到美国的成本大幅降低,市场竞争力增强。
据美的集团副总裁王建国向媒体表示,在90天窗口期内,家电产品出口美国综合关税率为55%,较此前最高税率降低10个百分点。“这相当于每出口100万美元货物就能节省10万美元成本,所有生产线都在满负荷运转。”
“美国消费需求一直存在,很多跨境商家会针对美国市场开发产品,消费者对中国产品和供应链的依赖也很强。”国内某智能设备品牌负责人Jimmy表示,关税下调,给了跨境商家和工厂出货的机会,大家都在努力生产、接单、发货,一方面,迅速消化过去一段时间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为年中大促,以及之后的旺季做准备。物流方面,公司通过跨境小包将新品、测试品以及零件、配件等送往海外消费者,成熟和销量稳定的产品则备货海外仓,近期,通过空运、海运等形式积极发货和补货。
受益于中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等多重利好,A股纺织板块在消息公布一周内迎来强势复苏。
国内家用纺织品龙头孚日股份董秘彭仕强5月15日告诉记者:“纺织品关税税率已从145%降至46.6%,尽管仍高于印度等竞争对手约20个百分点,但凭借多年积累的市场口碑,大量海外客户订单加速回流。”彭仕强表示,此前受关税影响暂停订单的美国客户已逐步恢复合作,“预计6月发货量将回升至往年同期水平。”
华纺股份董秘丁泽涛对记者表示:“前期因加税暂停的订单正在抓紧生产发货。同时,由于目前关税期暂停只有90天窗口,后续市场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南都记者采访获悉,大量外贸商家仍对“90天窗口期”保持理性态度,“抓住短期实质利好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未来关税仍有变数,必须要做好长期打算和多元布局。”
一位数码产品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长期来看关税战对公司出海业务必然有影响,包括订单减少,利润压缩,但也在倒逼我们调整策略应对,包括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积极开拓欧盟、拉美市场,发展多地域供应渠道,通过‘区域替代’重构供应链等。”此外,“加码创新驱动战略,提高品牌议价权和溢价能力”是应对关税风险的长期策略,一位消费电子品牌商家向南都记者补充道。
中信证券研报亦认为,关税政策的快速变化推动跨境电商行业生态演化,“对等关税”的暂停使此前依赖一般进口模式的跨境卖家短期运营压力大大减轻。但中长期看,关税政策风险仍存,跨境卖家主要通过提价传导、产能转移、多元布局三种策略进行应对。
出品:南都政商数据新闻部
采写:南都记者 马宁宁 傅晓羚 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