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讲课3分钟就放电影,老师何以“消极教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11:47:00    

近日,江西樟树市滨江中学因“教师缩短授课时间引发教学事故”被推上风口浪尖。家长举报称,该校教师因被拖欠加班费长达8个月,以“讲课3分钟就放电影”等方式消极教学;而当地教育局回应称“未发的是福利”,并指责教师“缺乏奉献精神”。事件暴露劳动权益与教育管理的深层矛盾,更引发对“福利”与“加班费”法律定义混淆的质疑。


据家长在社交媒体爆料,滨江中学教师被拖欠加班费8个月,涉及每日超时工作(早7:30至晚10:20查寝)、周末补课等任务。校方以“资金困难”为由拖延支付,部分教师遂采取“缩短授课时间、减少课后辅导”等消极应对措施。一名学生家长提供的课堂视频显示,某节物理课上教师仅用3分钟讲解知识点,随后播放电影直至下课。

“教师也是人,每天工作15小时还要被欠薪,换谁都会心寒。”家长李女士质疑,“但放任课堂质量下降,最终受害的还是学生。”对此,校方工作人员回应称:“教师近期调整了作息,取消早晚自习后的自主学习时间,但仍在正常授课。”教育局工作人员则解释:“拖欠的是福利,将在20天内发放。”

另据媒体报道,该校一工作人员表示,“大家还是在正常上课,只是像早晚自习这种正常上班以外的时间不来。因为学校拖欠太久,一些老师不想再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学校,校领导最近也在开会处理此事”,否认了“消极教学”一说。

加班费不等于福利,理清款项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两者混淆则会产生双重危害。一方面,“福利”一说试图将教师维权污名化为“斤斤计较”,弱化其正当性;另一方面,可能掩盖学校违规安排加班的事实。

若学校安排的早晚自习、周末补课违反“双减”政策,则应立即叫停;若属于合理教学安排,则必须依法支付加班费。无论哪种情况,用“福利”模糊劳动报酬本质,都是不妥的。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指责教师“只看到付出未得报酬,缺乏奉献精神”,也有道德绑架之嫌,并不可取。

教师职业确实具有公益性,但教师首先是劳动者,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若将教师依法主张劳动报酬与“师德”挂钩,本质上是用道德高标准替代法律底线要求,既违背法治精神,也忽视了教师作为普通劳动者的合理诉求。

事实上,长期加班至深夜、薪资被拖欠8个月仍坚守岗位的教师,已展现出超出职业义务的奉献精神。

此次事件表面是教学秩序与教师权益的冲突,实则暴露出一些基层教育管理者在观念上存在的误区。要避免类似冲突,首要的是需明确劳动边界与薪酬性质。

学校应科学规划教学安排,合理区分正常教学职责与加班任务,杜绝将延长工作时间作为常态。对于确需教师加班的情形,必须依法核算加班费,并及时发放,不得以“福利”“经费困难”等理由推诿。同时,也需畅通教师申诉渠道。

教育管理者应尊重教师的职业尊严与合法权益,用制度化的激励机制激发工作积极性,而非单纯用“奉献精神”进行道德绑架。“讲3分钟课就放电影”的教学行为固不可取,如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也值得重视。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