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惠新天地以智慧化、多元化发展持续释放消费活力。 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惠州市惠城区河南岸街道以组织建设为基础、服务创新为关键,在助力商圈品牌化、项目化运作上不断发力,将组织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动能,走出了一条产城融合发展新路径。近期,河南岸街道继续以党建为引擎,通过“党建+商圈+服务”模式,构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关爱新就业群体的立体化体系。
港惠罗浮里开业一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在营体量最大的购物中心,港惠新天地在河南岸街道党工委和商圈党委的指导下,以智慧化、多元化发展持续释放消费活力。这座25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通过“购物中心+百货管理”的精细化运营,实现近2000名导购员数字化管理,整合700余品牌资源,形成“业态互补、数据互通、会员共享”的生态闭环。
“我们正以三期项目港惠罗浮里为突破口,探索文旅商融合发展新范式。”项目负责人秘海英介绍,作为惠城首个文旅商业综合体,港惠罗浮里开业一年来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42%。
整合多方资源为求职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五一前夕,“驿心筑梦·礼赞劳动”活动在港惠新天地拉开帷幕。该活动由河南岸街道就业驿站联合惠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惠城区河南岸街道就业驿站等单位开展,通过“1+N”多线对接机制,整合社区、妇联、社工等多方资源,为求职者提供岗位对接、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这种‘商圈+就业’模式真正打通了服务最后一公里。”河南岸街道就业驿站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模式针对不同的群体提供精准化服务:比如针对女性就业群体,为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及创业带动就业补贴提供宣传咨询,助力妇女群体轻松创业;对于残疾人群体,则通过残疾人就业信息共享平台,为残疾人群体搭建更便捷的求职通道。现场还有惠城区慈善总会、惠城区明德慈善会为群众带来免费劳工义诊和劳动法律咨询,暖心举措收获群众广泛赞誉。
慈善团队、商户向骑手发贴心礼品包
近日,“关爱外卖骑手·传递城市温暖”在港惠三期广场上启幕。河南岸街道惠南社区党总支联合共建单位、辖区爱心企业,搭建牙科、眼科、中医义诊、健康科普、法律咨询、移动通信等“一站式”公益服务区,传递社会关怀,活动吸引近百名骑手参与。
活动现场,“骑手驿站”需求调研同步启动,收集骑手们真实诉求与有效建议。惠城区慈善总会、惠城区明德慈善会等多家单位和商户为骑手发放贴心礼品包,内含防晒冰袖、医用口罩、降暑饮品,以及交通安全宣传单等实用物资。“平时赶单顾不上体检,今天医生帮我检查了颈椎,还教了缓解不适的方法,特别暖心!”骑手小王感慨道。
“我们将以驿站为纽带,持续完善‘需求收集-服务响应-资源对接’机制,打造更有温度的新就业群体服务生态。”惠南社区党总支书记说,未来,惠南社区将以调研结果为导向积极推进骑手驿站建设,联动更多社会力量,为新就业群体构筑坚实后盾。
近年来,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促”的党建联建机制,河南岸街道已形成以港惠为核心,辐射周边的商圈示范区。接下来,河南岸街道将持续深化“商圈党建”品牌建设,推动实现从智慧商圈建设到就业服务创新的再升级,让党建温度转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采写:南都记者 李晓慧 通讯员 蔡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