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商家“跑路”万元预付卡“打水漂” 新司法解释为预付式消费维权划清责任边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21:21:00    

近日,南京虹悦城一家名为“hoyo family”的游泳馆突然闭店,引发多名消费者投诉预付卡退款难问题。消费者达女士称,她累计充值1万元,但商家张贴闭店告示后“失联”,维权无门。与此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5月1日正式施行,针对“卷款跑路”“退卡难”等问题提供明确法律依据。记者通过多方采访,梳理事件并解读新规亮点。

消费者投诉“闭店跑路” 万元充值款难追回

“现在电话不接、微信不回,店也关了,我卡里还剩五六千元。”家住南京的达女士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讲述了她的遭遇。2022年冬天,她在虹悦城“hoyo family”游泳馆为女儿办理了游泳卡,前后两次充值共1万元,但是自2024年冬天起,游泳馆频繁以“设备维修”“系统升级”为由闭店,今年3月份彻底关门,既无通知也无退款安排。直到4月11日,达女士在“hoyo family”游泳馆店门口看到一张没有盖章的《告家长书》,称因公司经营不善亏损,已闭店近一个月。尽管承诺正在筹集资金或寻找投资者以恢复运营,但所留联系方式始终无法接通,达女士维权陷入僵局。

达女士尝试联系商家未果后,拨打12345投诉,却被告知“已处理完毕”,退款仍未落实。她表示,商场服务台也未提供有效帮助。无奈的达女士尝试向广大网友求助,但她发现很多家长存在类似的经历。

商场称“多次约谈无果” 职能部门介入协调

5月7日,记者联系到了虹悦城商场,面对消费者质疑,虹悦城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hoyo family”游泳馆自今年年初便频繁出现异常闭店、拖欠员工工资等问题。“2月3日承诺恢复营业,但拖延至8日才开门。3月后又以‘资金问题’为由停业。”工作人员称,商场多次约谈商家并向商务局反映店家的问题,但商家负责人始终不配合。无奈之下,商场只能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处理,最终,在职能部门的要求下张贴闭店告示,因告示需要商家加盖公章,虹悦城商场多次联系该商家,但是被对方拒绝盖章,无奈之下商场只能将未加盖公章的告示贴在商铺门口。

此外,据虹悦城方介绍,该游泳馆采用独立收银系统,商场无法掌握其具体经营数据。目前,职能部门已要求商家出具正式公告,并建议消费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工作人员坦言:“租约虽未到期,但商家失联,我们也很被动。”

预付式消费新规明确“跑路必追责”,商场未尽审查义务需担责

针对预付式消费乱象,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于5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解释》中明确,消费者遇到预付式消费问题可以向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以获得维权支持。同时消费者还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只要能提供商家的名称、住所地这些基本信息,即使商家跑路,人民法院仍可缺席审理,依法作出生效判决后,通过执行程序查控被告财产。

《解释》中还提到,若商场未审查商家资质,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消费者可要求商场承担相应责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解读称:“消费者如果找不到商家,可以找商场。其核心条件是商场未尽到审查义务,商家不具有相应的经营资质,商场却把场地出租给商家,只要符合这个条件,消费者就可以直接请求商场承担退款的责任。”

值得关注的是,类似“hoyo family”游泳馆这种频繁闭店、拖欠工资、拒签告示的行为,涉嫌《解释》提及的“职业闭店”套路。此类行为若被认定为欺诈,消费者可依据《解释》第二十三条主张惩罚性赔偿,甚至追究刑事责任。达女士向记者透露,如果商家一直逃避责任不处理,后续会考虑通过诉讼途径来依法维权。

随着新规落地,预付式消费维权或将告别“举证难”“执行难”等问题。法律专家提醒,消费者办卡前务必核实商家资质,保留缴费凭证,遇纠纷可拨打12315投诉或向法院起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马斌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