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重庆再次以“宠粉”之名登上热搜。这座以“山城”“火锅”“8D魔幻”闻名的城市,不仅延续了过往的暖心传统,更以一系列新举措将“民生为大”的理念融入城市治理的毛细血管。都有哪些“宠粉”新招,一起来关注。

4月19日,“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常态化展演首秀正式上演,这个五一节,无人机灯光秀又有新调整,结合网友留言提出“南滨路和朝天门都想看正面”的要求,5月1日晚,无人机灯光秀主视角锁定渝中区朝天门广场,为市民游客送上Plus版重庆夜景,而2日-5日主画面又切回南岸区,两江四岸轮流C位。
这个五一节,江北区观音桥商圈也放出“宠粉大招”。节日前夕,“我在重庆”打卡点沿街路灯全部拆除,供市民、游客更便捷、自由地拍摄山城大片,感受重庆独特的魅力。
五一假期,重庆荣昌区更是站上C位。不久前,重庆市民一路从成都、重庆等城市,追着“甲亢哥”热情投喂荣昌美食,让这座渝西小城知名度大增。目前,第一波游客已抵达荣昌,对于慕名而来的游客,荣昌当地又准备了怎样的惠民大餐呢?在节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荣昌宣布,节假日,所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公共市政停车场免费开放,景区景点免门票,区内公交全免费等等“宠粉”组合拳。在各种柔性服务中,让市民游客全方位感受荣昌的魅力。

“大民生”下的“微治理”,这个“微”并非是小手段、小治理,而是扎根于民意,满足人的多元需求的细致入微。这一“大”、一“微”之间,重庆交出了怎样的民生答卷呢?
先来说说无人机。今年总台央视春晚分会场,重庆无人机灯光秀惊艳亮相。不过,这样的“限定版”演出显然让不少市民意犹未尽。年后,网友通过人民网留言,说表演能不能常态化进行啊?很快,这则留言便转到相关部门。一个月后,“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正式推出,每周六、春节、五一、中秋、国庆进行。这样的常态化,画出了独属山城重庆的夜空浪漫。而常态化演出推出之后,市民游客进而反映,说山城的地形层峦叠嶂,打卡视角有差异,在南滨路只能看到朝天门区域的无人机图案侧面,而在朝天门又难以欣赏到南滨路方向的正面效果,这些反馈也迅速被听取,调整为“两江四岸轮流C位”表演布局。这样的C位,实则是将民声民意放在了C位。
五一假期,无人机灯光秀成为备受市民期待的亮点,我们再去现场看看。

作为假期首场表演,5月1日的无人机灯光秀,首次把主视角从南滨路搬到了渝中区朝天门广场。晚上8点,广场上已是人潮涌动,许多市民游客早早来到现场,期待值拉满。
晚上9点,表演正式开始。无人机在夜空中“绘”出解放碑、国泰大剧院、开往春天的列车等等知名地标。随着画面不断变化,广场上也是惊叹声不断。来自美国的Jason,也忙着拍照留念,和家人朋友分享山城重庆的魔幻之夜。Jason说,非常震撼,利用科技手段创造如此令人难忘的美景,跟自己去过的其他中国城市相比,重庆是最有趣的。
“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导演曹慧表示,渝中专场是全新的画面,增加了很多细节,比如说你可以看到用灯笼串起的十八梯和山城巷,还有大礼堂、来福士等地标建筑,希望五湖四海的朋友可以看到充满重庆文化底蕴和赛博朋克科技感的精彩表演。

无人机灯光秀常态化,不仅拉动文旅出圈,更带火了周边经济。节前一周,重庆“无人机灯光秀”搜索量增幅接近50倍,两江四岸酒店的周搜索量上涨40%,周边餐饮、零售消费同样是激增。空中的视觉盛宴,带来了地面的消费增值,让城市在“山水人城”的联动中更有活力。
如果说无人机灯光秀展现了城市治理的“硬实力”,那么荣昌区的五一政策则彰显了“软温度”。面对假期激增的游客,当地没有以“限流”“罚款”等传统手段应对,而是选择“所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公共市政停车场免费开放”“公交全免费”等等柔性措施。并且5月1日至5月5日,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也对外开放,主打一个“惠民价格、地道风味、安全品质”,节日首日就吸引了超3000人,种种“管理让位于服务”的举措,背后实则是对“人”的尊重——游客不再是被治理,而是被真诚欢迎的“主体”。
节日里,荣昌开启“全民东道主”模式,一起去看看。

用荣昌当地人的话说,这个五一假期,荣昌比过年还要热闹。高铁购票平台显示,白天抵达荣昌班次几乎全部售罄,候补票多达8400张。为了更好地迎接全国游客,当地市民组成爱心车队,免费迎送旅客。
五一前夕,荣昌推出多项友好政策,包括所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免费开放等等。节日里实际效果如何呢?记者看到,在距离高速下道口五百多米远的区政府停车场,入口处的道闸杆高高抬起,“迎客”姿态十足,上午十点半,这里已经停满了车,从号牌来看,来自四川、云南、湖北等周边地区的外地车辆几乎占了一半。
同步开放的区政府机关食堂里也热闹非凡,食堂特意将荣昌卤鹅放在了第一道窗口,厨师隔着玻璃现场宰鹅摆盘。饭点刚到,就有许多游客排队打餐,四五十只鹅肉瞬间光盘,甚至有游客戏言,来荣昌,就是要吃一口这样的“家饭”。

吃一口“家饭”,体验“家人”的感受,这真是“宠粉”口碑的再升级。怎样来看超大城市治理理念的迭代升级,践行“民生为大”理念,实现城市价值增值?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协会副会长、重庆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江燕玲 教授 表示 ,五一假期,重庆再度凭借“宠粉”举措成为关注焦点,这既是对“民生为大”理念的切实体现,也是超大城市治理思路的深度转变。从中能得到三点启示:一是以“人”为中心,让城市运行更有温度;二是以“智”为支撑,让城市治理更具效能;三是以“旅”为纽带,让城市魅力更可持续。重庆拥有独特的“山水城景”禀赋,洪崖洞、观音桥、“两江四岸”等等都是极具影响力的文旅IP。我们要深挖这些资源并将其巧妙串联起来,打造特色文旅线路,同时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优化旅游综合配套服务,实行严格的服务质量监管机制,让每一个来到重庆的人都赞扬“重庆好”,切实把游客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从而实现城市价值增值。

从“两江四岸轮流C位”的无人机灯光秀,到节日里城市各处涌动的暖心服务举措,我们从中看到的是城市治理中的大智慧。把民生账本放在C位,在政策设计中嵌入共情力与创新力,以真心真情拥抱民众需求。这样的“宠粉”,是从细微处为“民生为大”理念写下了生动的注脚,把这样的共情力与创新力变为“常态风景”,也必将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温暖而鲜活。
(重庆广电-第1眼TV 傅了 张月藐 李波 丁琳 李艺 翁弋然 综合报道)